铜镍合金(镍白铜)焊材 Cu307/S231/S232







产品详情
铜镍合金焊材是专为焊接铜镍合金(如CuNi90/10、CuNi70/30)或与其他金属(如不锈钢、镍基合金)连接而设计的焊接材料。以下是对其关键要点的系统整理:
基本特性与优势
成分:以铜(Cu)和镍(Ni)为主,常见型号如ERCuNi(铜镍焊丝)和ERNiCu(镍铜焊丝),镍含量从10%至70%不等。
耐腐蚀性:尤其抗海水、酸性介质及应力腐蚀,适用于海洋管道、冷凝器等。
热导性:低于纯铜但优于不锈钢,适合热交换设备。
强度与延展性:镍含量提高强度和高温性能,如CuNi70/30用于高温环境。
主要应用领域
海洋工程:船用管道、海水淡化系统、海上平台。
化工设备:耐酸容器、阀门、泵体。
电力行业:高导电部件(如电极)或耐热连接件。
制冷系统:冷凝管、蒸发器焊接。
焊接工艺要点
方法选择:
TIG焊(GTAW):精密焊接薄板,使用直流正接,氩气保护。
MIG焊(GMAW):高效焊接厚板,推荐Ar+He混合气体增强熔深。
钎焊:低温连接,适用非承压部件。
参数控制:
预热:通常需150-300°C(视厚度),防止裂纹。
层间温度:控制在200°C以下,避免晶粒粗化。
热输入:低至中等,减少变形(如TIG电流80-150A,速度5-15 cm/min)。
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
清洁要求:彻底去除油污、氧化物(可用不锈钢刷+清洗)。
气体保护:TIG用纯Ar或Ar+He(25%),MIG用Ar+He(50%)或Ar+CO₂(少量)。
常见缺陷:
气孔:母材潮湿或保护不良导致,需烘干焊材并检查气体流量。
热裂纹:高镍合金敏感,控制热输入和冷却速率。
未熔合:提高电流或降低焊接速度。
安全与防护
通风:强制排风系统,避免吸入Ni/Cu氧化物烟尘。
防护装备:自动变光焊盔(Shade 10-12)、防尘口罩(N95以上)、阻燃服。
选材建议
同种材料焊接:优先选择与母材成分匹配的焊丝(如CuNi90/10用ERCuNi10)。
异种材料焊接:选用ERNiCu-7等兼容性好的镍基焊材,平衡热膨胀差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