铸铁修复焊材Z308/Z408/Z508/冷焊专用纯镍丝









铸铁缺陷的修复焊接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,主要因为铸铁含碳量高、脆性大、导热性差,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、气孔和白口组织等问题。以下是修复铸铁缺陷的常用方法和注意事项:
铸铁焊接的主要方法
1、冷焊法(不预热焊接)
适用场景:小型零件、非关键部位或无法预热的场合。
焊材选择:
镍基焊条(如Z308、Z408):抗裂性好,适合灰铸铁和球墨铸铁。
铜基焊条(如Z607):韧性好,适用于非受力部位。
特种焊条(如碱性药皮焊条):减少白口组织。
操作要点:
短段焊、分散焊,每段焊缝长度不超过30mm。
焊后立即锤击焊缝释放应力。
控制层间温度低于60℃。
2、热焊法(预热焊接)
适用场景:重要部件或厚大铸件。
预热温度:整体预热至600-700℃(灰铸铁)或300-400℃(球墨铸铁)。
焊材选择:
同质焊条(如Z248):需配合预热和后热处理。
操作要点:
焊后保温缓冷(如埋入石棉灰或炉冷)。
避免急冷导致二次裂纹。
修复焊接步骤
1、缺陷处理:
彻底清除缺陷区域的油污、锈迹和杂质。
开坡口(U型或V型),坡口角度60-90°。
裂纹两端钻止裂孔(φ3-5mm)。
2、预热(热焊法):
均匀加热至目标温度,避免局部过热。
3、焊接工艺:
小电流、低电压,减少热输入。
采用短弧焊接,多层多道焊。
每焊完一段后锤击焊缝(冷焊法)。
4、焊后处理:
热焊法:焊后缓慢冷却(炉冷或保温材料覆盖)。
冷焊法:自然冷却,避免风吹或水冷。
常见问题与对策
1、裂纹:
原因:热应力或组织应力过大。
对策:严格预热/缓冷;选用高镍焊条;分段焊接。
2、白口组织:
原因:冷却速度过快,碳以Fe3C形式析出。
对策:降低焊接速度;焊后保温缓冷;使用镍基焊条。
3、气孔:
原因:焊材受潮或坡口清理不彻底。
对策:焊条烘干(150℃×1h);加强坡口清洁。
不同铸铁类型的修复要点
铸铁类型 | 修复特点 |
灰口铸铁 | 优选Z308,冷焊需严格控制热输入 |
球磨铸铁 | 需预热(300-400℃),焊后缓冷,推荐Z408 |
注意事项
1、焊前检测:用磁粉或渗透探伤确认缺陷范围。
2、焊材匹配:根据铸铁类型和工况选择焊条。
3、应力释放:锤击或振动时效法减少残余应力。
4、加工性:焊后如需机加工,优先选用镍基焊条(硬度低)。